DSPE-PEG-cRGD-CY5,熒光探針CY5-cRGD-PEG-DSPE的反應機理
DSPE-PEG-cRGD-CY5 是一種結構復雜、功能整合的熒光標記納米探針,包含四個關鍵組成部分:DSPE(1,2-二硬脂酰-sn-甘油-3-磷酸乙醇胺)、PEG(聚乙二醇)、cRGD(環狀Arg-Gly-Asp勝肽)以及CY5(近紅外熒光染料)。該探針設計用于靶向整合素受體、實現成像與藥物輸送的一體化功能。
反應機制與合成路徑如下:
DSPE-PEG的形成:先將DSPE與馬來酰亞胺-PEG(Mal-PEG-NHS)進行酰胺鍵合反應,生成帶有PEG鏈的磷脂類兩親性分子。PEG段提供水溶性與空間穩定性。
cRGD的偶聯:cRGD肽通常含有末端巰基(-SH),可通過硫醇-烯反應或馬來酰亞胺-巰基Michael加成方式與DSPE-PEG-Mal進行共價連接,形成DSPE-PEG-cRGD構型,實現對整合素(如αvβ3)的靶向識別。
CY5的標記:采用活性酯法將CY5-NHS與PEG鏈上的氨基結合,形成穩定的酰胺鍵,從而引入近紅外熒光功能。該標記過程需在無水條件下進行,防止染料水解。
功能機制:
靶向識別:cRGD序列具有較強親和力與整合素受體(存在于新生血管和活化細胞表面),使探針具備靶向結合能力。
熒光成像:CY5為近紅外熒光染料,發射波長在650–700 nm,可用于體內深部組織成像,熒光穩定且穿透力強。
自組裝能力:DSPE部分為疏水性雙脂尾結構,在水相中可驅動形成脂質納米粒子,與PEG鏈共同構建穩定膠束或脂質體。
長循環與低免疫性:PEG鏈提供空間排斥與抗蛋白吸附能力,延長體內循環時間。
DSPE-PEG-cRGD-CY5 探針通過分子組裝與功能整合,在納米遞送、生物靶向與熒光示蹤等領域提供一種多模式、穩定、高效的實驗工具。
產品名稱:DSPE-PEG-cRGD-CY5
純度:95%+
性狀:基于不同的分子量,呈白色 / 類白色固體,或液體。
溶劑:溶于二氯甲烷、DMSO、水等常規有機溶劑。
儲藏條件:-20°C干燥避光保存
包裝規格:50mg 100mg 250mg 500mg(按需提供)
齊岳生物供應近紅外熒光花菁染料標記各種官能團的定制服務,如活性酯(NHS酯)、馬來酰亞胺(MAL)、疊氮(N?)、炔基(alkyne)等,便于與蛋白質、肽、多糖、抗體、寡核苷酸、納米顆粒等共價偶聯。
推薦產品:
Cy5-大黃素
CY5-人血清白蛋白
CY5.5-纖維蛋白原
CY5-絲膠蛋白
CY5-膠原蛋白
CY5-長春新堿
藻紅蛋白-Cy5.5染料
僅供科研,不能用于人體實驗AXC.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