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Wis1 中的氧化還原敏感硫醇調節裂殖酵母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對 H2O2 的響應,并且是小分子的靶標
鏈接: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128/MCB.00346-19#abstract
作者:約翰娜·J·斯約蘭德,阿加塔·塔奇科夫斯卡,塞西莉亞·皮卡佐,伊齊亞爾·科西奧,伊蒂代爾·納姆羅·雷德萬,高春霞,卡洛斯·索拉諾,米歇爾·B·托萊達諾,莫滕·格羅特利,米凱爾·莫林&佩爾·桑納哈根
節選:
mPEG-半胱氨酸衍生化試驗表明,加入H 2 O 2后Wis1半胱氨酸氧化沒有發生凈變化,這表明外源H 2 O 2不會進一步氧化Wis1。H 2 O 2氧化半胱氨酸的初始步驟是將還原半胱氨酸(-SH)轉化為亞磺酸Cys-SO 3 H。半胱氨酸亞磺酸由于其不穩定性而非常短暫(引文13 ),但*近發現在幾種物種中經 H 2 O 2處理后很容易形成(引文14 ). DYn-2 [4-(戊-4-炔-1-基)環己烷-1,3-二酮] 是一種亞磺酸特異性二甲酮衍生物,其在體內的使用提高了這種不穩定物質的檢測率(引文15 ). 利用這一策略,我們發現 Wis1 在細胞暴露于 H 2 O 2之前就已經被 DYn-2 標記(圖 3H和我)。此外,在細胞暴露于 0.5 mM H 2 O 2后 30 秒,亞磺酸信號強烈增強,然后在 2 分鐘后回落至添加 H 2 O 2之前的水平(圖 3H和我),從而表明至少存在一個亞磺酰化的半胱氨酸殘基。這兩種方法得到的結果看似矛盾,但必須指出的是,它們監測半胱氨酸氧化的時間范圍不同,而且基于 DYn-2 的方法遠非定量的。因此,這些數據可以解釋為:在加入 H 2 O 2之前,Wis1 中至少有兩個半胱氨酸被氧化,其中至少一個是亞磺酰化形式,而加入 H 2 O 2后,Wis1 中的一個或多個半胱氨酸會暫時發生亞磺酰化。
西安齊岳生物提供相關產品:
DSPE-PEG-Dextran
cRGD-PEG-PLGA
DSPE-PEG-NB
C18-PEGn-N3 (N3: Azide)
DSPE-PEG-SH
DSPE-PEG-VS
DSPE-PEG-PCL
DSPE-PEG-Cy5
DSPE-PEG-NGR
NGR-PEG-DSPE
以上文章內容來源各類期刊或文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