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特異性抗體與熒光色素通過化學方法結合起來,即可得到熒光抗體。這種熒光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結合,形成熒光標記抗體-抗原復合物,再通過特定的儀器檢測熒光,從而對抗原抗體進行示蹤檢測。目前,熒光抗體因其高靈敏度、高特異性、易操作性被廣泛用于流式細胞儀、酶聯免疫吸附、蛋白印記、原位雜交、熒光成像等檢測中。
熒光素:能夠產生明顯熒光并能作為染料使用的有機化合物稱為熒光素或熒光染料。適用于標記蛋白的熒光色素主要有異硫氰酸熒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四乙基羅達明(rho-damine B200,RB200)和四甲基異硫氰基羅達明(tetramethyl rhodamine isotheynate,TMRITC)。實際上目前應用比較多的只有異硫氰酸熒光素一種。
下面我們就以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為例,簡要介紹一下抗體的熒光素標記方法。
許多蛋白質表面含有較多的賴氨酸殘基,這些賴氨酸殘基的游離ε-氨基可與FITC共價結合。與FITC結合的抗體可用為特異性的探針,以測定細胞相應抗原的存在。FITC具有很高的量子產量(發射光與吸收光的比值為0 .85),而且形成的偶聯物的穩定性很好,FITC是目前應用比較廣的熒光染料。在pH 9.8條件下,賴氨酸殘基的游離ε-氨基與FITC發生的親核反應,由此形成硫脲連接。
異硫氰酸熒光素常用的標記法有以下兩種:
1)攪拌法(適合大樣品)
取一定量的純化后的IgG溶液,用0.5 mol/L pH9.8碳酸鹽緩沖液稀釋至20 mg/mL。
按熒光素與抗體比1︰20~1︰100(一般用1︰100)稱取異硫氰酸熒光素,用pH9.8碳酸鹽緩沖液溶解。
將IgG溶液置于電磁攪拌器上,啟動開關,輕輕攪拌,以不起沫為準。逐滴加入熒光素液(約10min~15min加完)。實驗過程中,隨時測定攪拌液的pH值,若低于9.0,則應以碳酸鈉溶液調整。置4 ℃攪拌6 h~12 h即可。
2)透析法(適合小樣品)
IgG溶液用0.5 mol/L pH9.8碳酸鹽緩沖液稀釋成1%濃度,裝入透析袋中。
將熒光素配成0.1 mg/mL,其量為1%抗體溶液的10倍,裝入燒杯中。
將透析袋置于燒杯中,放電磁攪拌器上4 ℃攪拌24即可。
透析法的優點是標記均勻,非特異性熒光少,但所標記的時間長,熒光素的用量多,約比攪拌法多10倍。
西安齊岳生物提供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標記抗體Anti-FITC Antibodies
熒光標記單克隆抗體
熒光標記多克隆抗體
熒光標記重組抗體
熒光標記結合抗體
熒光標記非結合抗體
熒光標記特異性抗體
熒光標記細胞凋亡相關抗體
熒光標記細胞器定位相關抗體
熒光標記信號通路重要蛋白相關抗體
FITC標記的鼠李糖抗體
FITC標記的抗體可以檢測細胞,組織切片和蛋白質印跡中的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