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體上表達的蛋白質是有希望的液體活檢生物標志物用于**癥診斷。然而,外泌體蛋白譜分析在技術上仍然具有挑戰性。近日,來自南開大學劉定斌、高紅梅和中南大學榮鵬飛課題組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種納米酶輔助免疫吸附測定(NAISA),可實現外泌體蛋白的靈敏且快速的多重分析,對早期肝**診斷和其他**癥類型的鑒定具有廣闊的前景。該研究發表于Theranostics雜志上。
外泌體是幾乎所有類型的哺乳動物細胞分泌的磷脂膜包裹的納米級囊泡(直徑為30-150nm),攜帶來自其親代細胞的遺傳和蛋白質信息來介導細胞間的通訊,參與各種病理生理過程。近期,外泌體被公認為是**癥液體活檢的有前途的生物標志物,特定的外泌體蛋白的水平與疾病狀況密切相關,因此可以用作**癥的早期診斷和監測其對**反應的指標。因此,外泌體蛋白信息的捕獲可以為**癥診斷提供新的機會。
然而,由于外泌體的體積小和化學復雜性,對外泌體蛋白質的快速分析在技術上仍然具有挑戰性。由于特異性高,免疫測定法通常用于分析外泌體蛋白。其中,免疫金和蛋白質印跡法代表了鑒定特定蛋白質的金標準方法,但無法對蛋白質進行定量。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是用于蛋白質測量的**定量方法。然而,目前ELISA方法通常需要一組檢測抗體以用于外泌體蛋白的多重分析,價格較為昂貴。此外,ELISA檢測程序需要5-6個孵育和洗滌步驟,從而限制了快速分析的用途。盡管一些**的檢測方法用于了外泌體蛋白分析,但這些檢測方法往往依賴于專門的儀器和復雜的程序。因此,非常需要開發一種簡單而可靠的方法來快速分析多種外泌體蛋白。
圖:金納米粒子修飾的外泌體(Exo @ Au)的制備示意圖和Exo @ Au的表征數據。Exo @ Au上的蛋白質可以通過96孔板中的特異性抗體被選擇性捕獲。固定化的Exo @ Au通過與3,3',5,5'-四甲基聯苯胺(TMB)和H2O2反應,表現出過氧化物酶樣活性,可以進行比色測定。
在這項研究里,研究人員描述了一個能夠對多種外泌體蛋白進行靈敏、快速分析的納米酶輔助免疫吸附測定(NAISA)系統。該NAISA系統是將2nm金納米顆粒(AuNP)安裝到外泌體磷脂膜上(如示意圖所示),這些納米顆粒起著過氧化酶樣納米酶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將過氧化物酶樣納米酶安裝在外泌體的磷脂膜上,從而避免了標記后檢測抗體的需要。該方法在可在商業化的微孔板上進行,微孔板的表面已固定有針對靶標外泌體蛋白標記物的特異性捕獲抗體。用目標蛋白修飾、AuNP修飾的外泌體(稱為Exo @ Au)被特異性捕獲并催化比色反應。因此,得到的信號強度與目標外泌體蛋白的水平成正比。外泌體蛋白可在不到3小時的時間內通過靈敏的納米酶催化比色測定法測定,無需多步孵育和洗滌操作。
NAISA平臺能夠從**細胞系和臨床樣品中分析多種外泌體蛋白。結果顯示,外泌體蛋白(例如CD63、CEA、GPC-3、PD-L1和HER2)的表達水平能夠對不同的**細胞系進行分類。此外,蛋白質譜已被用于高精度區分健康的供體、乙型肝炎患者和肝細胞**(HCC)患者來源的外泌體。
NAISA技術優于用于外泌體蛋白質分析的常規免疫測定法,原因包括:(1)不需要使用檢測抗體;(2)大大簡化了檢測程序;(3)在區分不同水平的外泌體蛋白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NAISA可以在多種細胞系和臨床樣品中快速分析多種外泌體蛋白,這表明它對于發現**癥生物標記物和早期**癥診斷具有巨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