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又色,大地资源电影中文在线观看,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資訊信息 > 科研動態
聚胺基質子型離子液體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固體吸附劑
發布時間:2020-08-27     作者:HAPPY   分享到:

眾所周知,導致**變暖的罪魁禍首便是大氣中過高的二氧化碳(CO2)濃度。其中,化石燃料發電廠是CO2排放源,因此,對于燃燒后CO2的捕集對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化石燃料燃燒會產生其它氣體雜質,如二氧化硫(SO2),容易使CO2捕集材料失去選擇性,從而對CO2捕集技術的工業應用和推廣提出了重大挑戰。(燃煤發電廠脫硫前的煙氣通常含有14%CO2、5%O2、81%N2300-3000 ppmSOx100-1000 ppmNOx10-12%的蒸汽)。即使在脫硫后,來自燃煤發電廠的煙道氣中也常常含有,其存在會大大降低胺基固體吸附劑對CO2的吸附。

最近的研究發現,硝酸與胺基結合后,由于硝酸根的空間效應,可以**胺基對SO2的吸附。因此,為了避免在CO2捕集過程中SO2的影響,浙江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的何奕等人通過硝酸與三亞乙基四胺(TETA)簡單中和,結合介孔二氧化硅,開發了一種新型的聚胺基質子離子液體(PBPILs)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吸附劑,利用硝酸根的立體效應減少SO2對胺的親和力,形成三乙基銨硝酸鹽((TETA)[NO3]),以制備功能化吸附劑SBA-15。為了進一步降低黏度和擴散阻力,研究者將PBPILs浸漬到SBA-15中,得到了吸附速率高、吸附容量大、可回收的混合材料。


1. 吸附實驗原理圖:(1) N2;(2)CO2(3) NO(4) SO2(5) 質量流量計;(6) 混合槽;(7) 水浴水壺;(8) 泡沫瓶;(9) 電加熱器;(10) 吸附劑;(11) 熱電偶;(12) PID控制器;(13) 氣相色譜儀;(14) 廢氣收集裝置

(圖片來源: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在本研究中,作者通過多組分(SO2/CO2/N2)吸附實驗,評估了硝酸鹽離子液體對CO2SO2混合吸附劑親和力的影響。在500 ppmSO2下的動態CO2吸附/解吸實驗表明,含硝酸鹽的吸附劑的CO2吸附能力在11個吸附/解吸循環后幾乎保持不變,但不含硝酸鹽的吸附劑的吸附能力降低了50.9%。


2. S15-50TETAS15-50[TETA][NO3]500 ppm SO2, 15% CO2下的循環再生能力(用N2蒸汽在313 K時平衡吸附N2373 K時的脫附條件30分鐘)

(圖片來源: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雖然[TETA][NO3]硝酸鹽在含硝酸鹽吸附劑中占有一個胺基位置,但含硝酸鹽吸附劑對CO2的初始吸附能力要大于不含硝酸鹽的吸附劑。這種吸附能力的差異可能是因為硝酸鹽通過額外的范德華相互作用與CO2結合。此外,通過循環吸附及再生實驗,考察了混合氣體吸附劑在模擬煙道氣條件下的長期使用性能,實驗結果表明,[TETA][NO3]硝酸鹽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和穩定性,且吸附能力幾乎不受影響。



3. (a)S15-50TETA, S15-50TETA-SO2,S15-50TETA-11 cycles(b)S15-50[TETA][NO3], S15-50[TETA][NO3]-SO2,S15-50TETA-11 cyclesFT-IR光譜圖和吸收峰位置

(圖片來源: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通過不同的物理表征方法,研究者還考察了混合吸附劑在循環實驗前后的結構變化。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表明:硝酸鹽能**胺基與SO2的反應,防止了磺胺類化合物的形成。此外,通過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研究了硝酸根摻雜對混合吸附劑抗SO2干擾影響的機理。結果表明,將硝酸鹽引入TETA后,SO2與仲胺-N(2)H之間的結合能和凈電荷轉移量分別降低了6.3%22.1%。


4. 優化SO2TETA(a, b)[TETA][NO3](c,d, e)中胺基的相互作用構型及結合能(灰色: C; 紅色: O;藍色: N; 白色: H; 黃色: S

(圖片來源: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5. S15-50[TETA][NO3]SO2150 ppm、NO150 ppm、RH100%、CO215%、N2313 KN2蒸汽為373 K、脫附30 min時的CO2捕集再生性能

(圖片來源: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最后,模擬煙道氣吸附/脫附8次后,含硝酸鹽吸附劑的CO2吸附能力和結構性能基本不變。在這項工作中,作者證明了硝酸鹽的摻雜可以**地提高胺基吸收劑從煙氣中去除CO2且抗SO2干擾的能力,并且有望在實際應用時作為參考。
 
原文鏈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suschemeng.0c02234
原文作者:
Wei Zhang, Erhao Gao, Yu Li, Younan Li, Guanghan Cao, Yi He and Yao Shi


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在在線客服刪除!謝謝

不用于商業用途用途,不能用于人體實驗


庫存查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川市| 昌图县| 郧西县| 盖州市| 泊头市| 当涂县| 海兴县| 宿松县| 浮梁县| 嘉禾县| 福建省| 永川市| 镇远县| 加查县| 久治县| 潜江市| 佛坪县| 黔西| 凤台县| 昌图县| 双江| 琼中| 温宿县| 错那县| 湖南省| 开封县| 上栗县| 邢台县| 湟源县| 那曲县| 仁怀市| 沅陵县| 芦溪县| 大名县| 乌兰县| 宜城市| 建平县| 神木县| 晋江市| 临汾市| 荆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