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太陽能-氫氣轉換過程被認為是解決**能源和環境危機最有前景的方式之一,它的能量來源是可再生的太陽能,而產物是綠色清潔的化學燃料。對于光催化產氫的研究,前人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其目的在于獲得具有高光子捕獲率、強的光生電荷遷移能力、快的光生電子到H+的傳遞速率的光催化劑。其中TiO2是被研究多的光催化劑,它具有廉價、低毒和高光穩定性的特點。但是TiO2的光吸收效率的不足和光生載流子易復合的缺點也降低了其光催化活性。
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有前景的途徑之一是將窄帶寬的半導體和TiO2組合成合適的能帶排列,以此來敏化TiO2,以達到拓寬光吸收范圍和增強光生電荷的遷移能力的目的。In2S3是一種具有低毒性,比TiO2具有更負導帶的化合物。在光催化制氫領域,In2S3可被用作為**敏化TiO2的半導體材料。
基于此,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重點實驗室的黃小滎研究員和李建榮副研究員報道了利用離子液體微波合成的納米In2S3/介孔TiO2復合材料,用于**光催化制氫。離子液體具有很強的極性以及較大體積的陽離子,這非常有利于微波熱導和微納米顆粒的合成(有利于提高成核速率)。
文章報道的離子液體微波合成法制備納米In2S3的方法,采用了1-丁基-3-甲基咪唑氯鹽離子液體[Bmim][Cl],**制備In-S-IL的前驅體溶液,如圖1所示。從圖中TEM可以看出所合成的納米顆粒。而后采用研磨法制備In2S3和TiO2復合材料,本文用SX表示不同In2S3含量的復合催化劑。
BET表征說明該復合材料的孔徑分布在4-7 nm,屬于介孔范疇。和S0(純TiO2)相比,復合材料的的光吸收范圍得到明顯的擴展,表明該復合材料確實獲得了光吸收效率增強。
光催化制氫的研究結果表明(圖5),S0.5具有產氫效果,遠高于純TiO2和商用催化劑P25。隨后,作者對其光催化機理做了探究,受篇幅所限在此不再詳細討論,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閱讀原文前往了解(圖6-7)。
總之,該工作利用離子液體構建了一種特殊半導體基納米復合材料,實現了**的光催化產氫效果,為太陽能轉化綠色清潔能源提供了新思路。
原文鏈接: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0/NR/D0NR02958K
原文作者:
Qianqian Hu, Guowei Chen, Yanqi Wang, Jiance Jin, Minting Hao, Jianrong Li, Xiaoying Huang and Jiang Jiang
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在在線客服刪除!謝謝
不用于商業用途用途,不能用于人體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