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ADF材料DCPA-TPA、DCPA-BBPA:以蒽為核的有機材料助力實現峰值超過800 nm的**高輻射率近紅外電致發光
通過分子設計和結構調整,開發出的2,3-二氰基醋蒽并吡嗪(DCPA)衍生物可以實現**的近紅外電致發光。
這類衍生物(DCPA-TPA及DCPA-BBPA)采用**的生色團蒽作為核心,并保持了氰基及醋蒽并吡嗪的協同效應;
通過進一步引入芳胺作為電子給體,利用分子內電荷轉移機制可以使得發光**的紅移。通過系統研究發現,這類衍生物因強烈的分子內電荷轉移作用從而具備較大的激發態偶極,
這使得DCPA-TPA及DCPA-BBPA在聚集態下的發光光譜會因摻雜濃度的增加而發生**的紅移,二者非摻雜薄膜的發光峰均超過800 nm。同時,生色團蒽的引入可以使得DCPA-TPA的S1態保持較高的振子強度,有利于窄帶隙的輻射躍遷,DCPA-TPA的非摻雜薄膜具有較高的熒光量子產率(8%)。
通過單晶測試發現,DCPA-TPA因其分子結構的不對稱性形成了大角度的交叉堆積(X-聚集)模式。
基于DCPA-TPA及DCPA-BBPA的摻雜器件即可實現發光峰超過700 nm的深紅/近紅外發光。而非摻雜器件則實現了起峰位于700 nm,峰值超過800 nm的近紅外發光?;贒CPA-TPA的非摻雜器件實現了0.58%的**外量子效率。進一步優化器件結構,DCPA-TPA的非摻雜器件可以將**輻射率提高至20707 mW Sr-1 m-2。而采用了更強給體的DCPA-BBPA的非摻雜器件實現了發光峰位于916 nm的近紅外發光。
圖4:DCPA-TPA及DCPA-BBPA的非摻雜器件結構及性能。
西安齊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金屬配合物,熱激活延遲熒光(TADF)材料,聚集誘導延遲熒光(AIDF)材料,聚集誘導發光AIE材料的定制合成
約520nm至約580nm的綠色或黃綠色延遲熒光材料
atp-pxz
m-atp-pxz
4czcnpy
基于三苯基磷氧的熱激發延遲熒光藍光客體材料
pxz-trz
bis-PXZ-TRZ
tri-PXZ-TRZ
ppz-3tpt
dhpz-2bi
dhpz-2bn
dpa-trz
ppz-dpo
pxzdso2
PPZ-3TPT、PPZ-4TPT、PPZ-DPS或PXZ-DPS、DMAC-DPS
大于約580nm且小于或等于約610nm的紅色延遲熒光材料mpx2bbp
ppz-dps
dhpz-2btz
dhpz-2trz
tpa-dcpp
雙極傳輸材料mCDtCBPy
TADF發光特性的oTE-DRZ
溫馨提示: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體實驗!
小編zhn202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