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還原反應(OER)在水分解反應以及金屬-空氣電池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開發**的氧還原反應催化劑是目前的研究熱點之一,水滑石是一類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分子式為[M1-x2+Mx3+(OH)2]x+Ax/nn-·mH2O),屬于陰離子型層狀材料
通過理論計算模型的模擬,探討了以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LDH)為載體的金屬催化劑在氧還原反應(OER)中的催化活性及其內在反應機,以實驗來驗證理論。制備了負載單原子Au的NiFe LDH催化劑(sAu/NiFe LDH),并探究了其在OER反應中的活性。理論計算表明,反應的活性位點是負載在LDH之上的NiFe氫氧化物中的Fe,Fe被周圍的CO32-以及H2O所穩定。Au單原子可以將電子傳導至LDH,改變其電子分布狀態,從而實現了OER催化性能的提升。
在理論計算過程中,使用密度泛函理論計算并輔以Hubbard-U模型(這個模型包含了色散相互作用:范德華力)來計算sAu/NiFe LDH催化劑在OER反應中的活性。結果表明,Au的引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材料的過電勢。通過對比sAu/NiFeOOH模型與sAu/NiFeOOH-NiFe LDH 模型的初試過電勢,發現LDH基底也幫助降低了過電勢,可能因為層板之間的CO32-離子幫助平衡氫氧化物的電荷,穩定了表面形成的NiFeOOH層(NiFeOOH對于OER過程的中間體具有吸附能)。
圖1. (a)sAu/NiFe LDH的雙層夾板模型;(b)sAu/NiFe LDH在OER中的反應路徑,OH*、O*與OOH*是反應過程中的中間體;(c)sAu/NiFe LDH在OER反應過程中的自由能示意圖。
為了驗證理論計算得到的初步結論,作者制備了擔載Au單原子的NiFe LDH催化劑。HADDF-STEM照片以及XANES的結果表明Au單原子的成功制備。ICP-MS給出了樣品中的元素含量:Ni/Fe=7.3,Au的量占據總量的0.4 wt%。
圖2. sAu/NiFe LDH的TEM照片(a),HADDF-STEM照片(b),EDS mapping圖片以及Au的L3-edge的XANES譜圖。
將所制備的sAu/NiFe LDH用于OER反應測試其催化活性(圖3a)。當電流密度在10mA/cm2的時候,sAu/NiFe LDH的過電勢在237mV,而所對比的NiFe LDH的過電勢高大263mV(圖3b)。循環2000次后,樣品的催化活性并沒有變化,表明催化劑超高的穩定性。
那么反應機理是什么樣的呢?
原位紅外光譜的測試表明,在OER反應過程中,會有部分LDH轉化為氫氧化物,這與理論計算的結果相同。所形成的氫氧化物是OER反應的活性物種,而且在反應結束后也并不會再變回LDH。
圖3. (a). sAu/NiFe LDH、NiFe LDH和Ti mesh在1M KOH中的循環伏安曲線(CV);(b)過電勢與塔菲爾斜率;(c)循環2000次前后的極化曲線以及不同時間下的電流密度曲線;(d)不同電勢下催化劑的拉曼光譜。
西安齊岳生物供應的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相關定制產品:
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Zn2A-l LDH)/聚乳酸(PLLA)納米復合材料
納米鎂鋁層狀雙氫氧化物/氧化石墨烯(MgAl-LDH/GO)雜化物
苯丁酸氮芥(CHL)-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LDHs)納米雜化物
來曲唑-十二烷基硫酸鈉(SDS)-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LDHs)納米雜化物
苯丁酸氮芥-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CHL/LDHs)納米雜化物
甲氨蝶呤(MTX)-鎂鋁層狀雙氫氧化物(Mg-Al-LDH)納米復合材料
有機-無機雜化層狀雙氫氧化物納米復合物(CG-PRN-LDH)滴眼液,
鎂鋁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LDHs)納米薄片(L-LDHs).
MgAl-TPN-十二烷基磺酸鈉-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MgAl-TPN-SDS-LDHs)納米雜化物
來曲唑-十二烷基硫酸鈉-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SDS/LDHs)納米雜化物
溫馨提示:西安齊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供應的產品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其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