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1403744-37-5,COOH PEG DSPE,DSPE PEG COOH
COOH PEG DSPE(CAS 號 1403744-37-5,又稱 DSPE PEG COOH)是一種具有羧基末端的磷脂 - PEG 衍生物,其分子設計融合了磷脂的膜親和性、PEG 的水溶性以及羧基的反應活性,在多功能納米載體構建中具有獨特優勢。結構上,分子由三部分組成:疏水的二硬脂?;字R掖及罚―SPE)片段、親水的聚乙二醇(PEG)鏈(常用分子量 2000-10000 Da)以及末端的羧基(-COOH),這種 “疏水 - 親水 - 反應性” 的三段式結構使其既能自組裝形成納米載體,又能通過羧基進行靶向功能化修飾。
理化性質表現為典型的兩親性:外觀為白色粉末,在氯仿中溶解度 > 30 mg/mL,在水中可分散形成粒徑 10-50 nm 的膠體溶液(濃度 <5 mg/mL)。臨界膠束濃度(CMC)約為 10?? M,低于傳統磷脂,因此形成的膠束或脂質體具有極高的熱力學穩定性,在 10% 血清中孵育 72 小時粒徑變化 < 10%。羧基的存在使分子在水溶液中呈現弱酸性,pKa≈4.7,在 pH>6.0 時羧基解離,增強分子水溶性,這種 pH 敏感性可用于設計 pH 響應型藥物釋放系統。
反應特性上,COOH PEG DSPE 的羧基在活化劑(如 EDC/NHS)作用下可與含氨基、羥基的生物分子高效偶聯,反應條件溫和(室溫,pH 5.0-7.0),適合對溫度敏感的生物活性物質。與 NHS 活性酯相比,其優勢在于羧基穩定性更高,儲存過程中不易水解,可在常溫下保存 6 個月以上,且偶聯反應的 stoichiometry 更易控制,減少過度修飾。在與靶向肽 RGD 的偶聯實驗中,偶聯效率達 92%,且修飾后的肽段仍保持與整合素 αvβ3 的特異性結合能力。
在靶向納米藥物遞送中,COOH PEG DSPE 是實現載體主動靶向的核心組件。當作為脂質體膜材時,其疏水端嵌入脂質雙分子層,PEG 鏈伸展于外側形成水化層,羧基則暴露于最外層,可通過偶聯腫瘤靶向配體(如抗體、適配體)使脂質體主動識別腫瘤細胞。在三陰性乳腺癌模型中,修飾后的阿霉素脂質體腫瘤攝取量是未修飾組的 5.3 倍,中位生存期延長至 280 天(對照組 142 天),且未觀察到明顯心臟毒性。此外,其可作為 pH 敏感組件,在腫瘤微酸環境(pH 6.5)下促進羧基質子化,觸發藥物快速釋放,提高胞內藥物濃度。
科研應用展現出強大的多功能性:在細胞成像中,通過羧基與熒光染料的氨基偶聯,構建靶向熒光探針,實現腫瘤細胞的特異性熒光標記;在基因治療中,修飾非病毒載體表面,既提高載體水溶性,又通過靶向配體增強基因在特定組織的表達;在組織工程中,修飾支架材料表面,通過固定細胞因子促進組織再生。目前,基于 COOH PEG DSPE 的靶向遞送系統已完成多項動物實驗,其在克服腫瘤耐藥、提高治療精準性方面的潛力正推動其向臨床轉化,有望成為下一代靶向制劑的核心材料。
更多推薦:
474922-22-0,DSPE-PEG-MAL
474922-26-4;DSPE-PEG-NH2,磷脂聚乙二醇氨基
Alkyne-PEG-DSPE,炔基-聚乙二醇-二硬脂?;字R掖及?/p>
4-Aminobutyl-DOTA-tris,4-氨基丁基-1,4,7,10-四氮雜環十二烷-1,4,7,10-四羧酸三鈉鹽
p-NCS-Bz-DFO,對異硫氰酸芐基-去鐵胺
小編:HLL 2025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