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用于體內siRNA遞送的核殼型脂質/rPAA-Chol聚合物混合納米粒子
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42961213013999
作者:高凌燕,劉曉燕 ,陳成軍 ,王建成 ,強 峰,于敏 智,馬曉飛 ,裴熙偉 ,牛玉杰 ,沖 秋,龐文浩 ,張強
節選:
我們之前的研究報道膽固醇接枝的聚(酰胺胺)(rPAA-Chol 聚合物)能夠自組裝成陽離子納米粒子并可作為siRNA轉染的潛在載體。在本研究中,我們開發了核殼型脂質/rPAA-Chol 雜化納米粒子(PEG-LP/siRNA NPs 和 T7-LP/siRNA NPs)以改善體內siRNA遞送,方法是用脂質殼修飾 rPAA-Chol/siRNA 納米復合物核心的表面,然后再插入聚乙二醇磷脂(DSPE-PEG)和/或肽(HAIYPRH,命名為 T7)修飾的 DSPE-PEG-T7。通過動態光散射(DLS)、共聚焦激光掃描顯微鏡(CLSM)、低溫透射電子顯微鏡(Cryo-TEM)和表面等離子體共振(SPR)分析證實了 LP/siRNA NPs 的一體化雜化納米結構。結果表明,T7肽修飾的LP/siRNA納米顆粒(T7-LP/siRNA納米顆粒)結構均勻,粒徑為99.39±0.65nm,表面電位為42.53±1.03mV,在MCF-7細胞中表現出較高的細胞攝取效率和快速的內體/溶酶體逃逸能力。體外基因沉默實驗表明,與siRNA脂質體復合物和rPAA-Chol/siRNA納米顆粒的物理混合物相比,聚乙二醇化和靶向LP/siEGFR納米顆粒均能顯著下調MCF-7細胞中的EGFR蛋白表達水平。裸鼠MCF-7*體內*進一步證實,靶向T7-LP/siEGFR納米粒子通過轉鐵蛋白受體介導的靶向遞送,對*生長表現出*強的抑制作用,且全身給藥后未激活任何免疫反應,且未觀察到明顯的體重減輕。這些結果表明,核殼型T7-LP/siRNA納米粒子有望成為一種用于體內*靶向*的有前途的siRNA遞送系統。
西安齊岳生物提供相關產品:
DSPE-PEG-6-TAMRA
DSPE-PEG-Antinucleosome mAb 2C5(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靶向蛋白)
DSPE-ICG
DSPE-PEG-KRWWKWWRR
Stearic acid-PEG-NHS
DSPE-PEG-GPC3 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靶向肽GPC3
DSPE-PEG-CTVALPGGYVRVC(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靶向蛋白)
以上文章內容來源各類期刊或文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