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體(Exosome)直徑為30~100 nm左右的細胞外囊泡
外泌體概要
外泌體(Exosome)是指經由細胞內的囊泡運輸,從多泡體(Multivesicular body,MVB) 排出到細胞外的直徑為30~100 nm左右的細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EV)。
外泌體的膜表面上多表達一種四次跨膜蛋白(Tetraspanin),已知CD9與CD63分子為一般外泌體的標志物。外泌體內部含有蛋白質、脂質、核酸等。被分泌到細胞外后,經由血液、尿液和唾液等體液被相鄰或遠離的組織吸收,從而發揮著細胞間信息傳遞載體的作用。
最近的研究證明外泌體中存在miRNA后,外泌體由來的miRNA的分析與細胞、組織特異性、以及與疾病間的聯系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現在,在以**癥等為代表的各類疾病中,利用外泌體由來的分子開發診斷試劑或將其作為**開發靶點,或是將外泌體作為**釋放系統的工具加以利用,這些聚焦于外泌體的研究正在不斷發展。
外泌體的分離方法
超速離心法
多聚物沉淀法
免疫沉淀法
方法
? 利用分子的大小比重物理法離心
? 使用多聚物的沉淀法
? 運用磁珠法特異性吸附外泌體表面抗原進行沉淀分離
優點
? 至今為止常用的方法
? 可大量提取
? 可使用的樣品種類較多
? 低成本
? 操作簡單
? 時間較短
? 不需要特別的儀器
? 操作簡單
? 時間較短
? 雜質較少,純度高
? 可以使用膜上蛋白對應的特異性抗體進行回收
缺點
? 操作比較繁雜,時間較長(半天~兩天)
? 雜質較多
? 根據使用的離心管的材料,可能會因壁上的吸附造成損耗
? 較難同時檢測不同樣品
? 需要超速離心機
? 雜質較多
? 從血清血漿中回收外泌體需要分別使用不同的試劑進行回收
? 外泌體的回收效果依靠抗體的性能